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的应用英语(涉外工程翻译方向)(石化方向)是一个融合语言能力与行业特色的复合型专业,旨在培养既精通英语又熟悉石化工程领域的专门人才。该专业自2008年设立以来,依托学校深厚的石化行业背景,结合市场需求,形成了"语言+技术+管理"的独特培养体系。毕业生不仅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还掌握石化生产工艺、设备管理等专业知识,能够胜任涉外工程翻译、国际商务洽谈等岗位。根据2024年数据显示,该专业连续多年就业率超过95%,成为学校省级特色专业之一。
课程体系:理论实践双轨并行
专业课程设置突出石化行业英语与工程技术翻译两大核心方向。主干课程包括:
- 基础英语与高级英语夯实语言基础
- 石油化工基础与科技英语翻译强化行业知识
- 石化工程英语与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对接实际需求实践教学采用"课堂+现场"模式,通过工艺流程参观翻译、化工单元仿真操作等实训项目,使学生掌握工程图纸翻译、设备说明书编译等实务技能。例如在化工设备与翻译实训中,学生需完成石化生产设备的双语技术文档处理。
培养模式:校企协同育人
专业实施"双证书"培养策略,要求学生考取应用英语A/B级证、英语四/六级证及报关员证等行业资质。与中国石油兰州建设公司、兰州寰球工程公司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2023年数据显示,约30%毕业生通过校企合作项目直接进入涉外工程企业工作。特色培养举措包括:
- 外籍教师参与同声传译实训
- 选派优秀生参与国际工程主翻实践
- 定期组织石化产品翻译竞赛这种产教融合模式使学生毕业前即具备1-2年岗位经验。
就业前景:立足行业辐射国际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石化工业、煤化工及机电制造领域,从事:
- 涉外工程资料翻译
- 国际商务谈判
- 设备进出口技术咨询
- 跨国项目管理根据2024年就业质量报告,约15%毕业生进入沙特、科威特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作,平均起薪达8000-12000元/月。学校与中石化第五建设公司等企业建立长期输送协议,部分优秀生可参与国际工程EPC项目的全程翻译。
师资力量:复合型教学团队
专业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19人,其中10余名教师具有企业一线工作经历,2名外籍教师负责口语强化。团队独创"三师型"培养机制(语言教师+工程教师+企业导师),开发出石化英语语料库等特色教学资源。近三年指导学生获国家级英语竞赛奖项9项,教师团队在全国外语微课大赛中多次获奖,形成"以赛促教"的良性循环。
该专业通过外语3D虚拟仿真实训室、中国传统文化体验馆等先进设施,构建沉浸式学习环境。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将语言技能深度嵌入石化产业链,培养出既懂CATIA工程软件操作又精于技术文档编译的复合型人才,真正实现"专业跟着产业走,课堂建在项目上"的教育理念。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