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是该校对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依托航空工程学院和自动化工程学院开展教学,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鲜明特色。近年来,随着低空经济快速发展,该专业通过与深圳飞马机器人等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共建无人机应用关键技术研发中心,捐赠价值95万元的固定翼无人机设备,构建了“课程+实训+研发”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
在课程体系方面,专业设置覆盖无人机全产业链技术环节。核心课程包括航空概论与飞行安全、无人机组装与调试、无人机航拍技术等理论课程,同时开设无人机仿真技术、智能数据处理等实践模块。特别引入AOPA无人机驾驶合格证考证培训,学生可考取多旋翼、固定翼等不同机型执照,实现“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双证融通。教学过程中注重人工智能技术融合,新增的DeepSeek选修课将AI编程、数控优化等内容融入无人机操作训练。
产教融合机制是该专业的突出亮点。学校与深圳飞马机器人共建的研发中心聚焦低空摄影测量、遥感技术等前沿领域,形成“企业捐赠设备—师生参与研发—成果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通过全国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与遥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学生可参与地理测绘、电力巡检等真实项目,近三年学生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奖超50项。校企联合开发的无人机植保技术课程已培育出20余支农业无人机服务团队。
在人才培养方向上,专业设置三大模块:
- 技术研发类:掌握无人机系统结构设计与智能控制算法开发
- 应用操作类:精通航拍摄影、地理测绘等场景化作业
- 运维管理类:具备设备维护保养与行业解决方案设计能力毕业生可从事农业植保、影视航拍等12个细分领域工作,就业率达98%,平均月薪6000-2万元。2025年单招数据显示,该专业计划招收25人,学费标准为4200元/年,报考热度位列装备制造类专业前三。
职业发展通道呈现多元化特征。技术路径可晋升为无人机系统工程师或行业应用专家,管理路径可担任项目总监或技术主管。学校与河南国防科技工业职教集团深度合作,为毕业生提供军工企业就业绿色通道,近三年向中航工业、大疆创新等企业输送技术骨干超200人。随着工信部预测2025年无人机产业规模达600亿元,该专业将持续为低空经济领域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