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始于2002年数学计算机学院组建之际,依托数理学科传统优势,逐步发展为融合数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的交叉型学科。该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为指导思想,培养具备数学建模、算法设计与编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目前,专业拥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形成本硕博贯通的培养体系,为学生的学术深造与职业发展提供多元路径。
在课程体系方面,专业强调数学基础与计算机应用的双重深化。核心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理论课程,以及数据结构、数值分析、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等实践类课程。同时,通过离散数学、计算机图形学等学科交叉课程,帮助学生构建信息技术与计算科学的知识框架。为强化实践能力,学生需参与毕业实习和项目式培养,例如加入导师主导的科研团队,参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蓝桥杯等赛事。
师资力量上,专业教师团队具有国际化背景与跨学科科研经验。现有专职教师2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1人,博士比例达100%,部分教师来自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巴黎第七大学等知名院校。研究领域涵盖计算数学、机器学习、量子信息等前沿方向,为学生提供接触科研项目的机会。此外,通过外聘教授和兼职导师制度引入行业资源,增强教学的实践导向。
培养模式上,专业采取小班制教学与导师制结合的精细化路径。每年仅招收1-2个班级(每班30人),确保师生互动质量。从大一阶段开始,学生可加入项目团队,参与算法优化、数据分析等实际课题,例如承担宁夏地区高考招生信息处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系统维护等任务。这种“以赛促学、以研带学”的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近五年毕业生在互联网、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就业率稳定在85%以上。
就业与升学方面,专业毕业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约40%的学生选择攻读数学、计算机科学或金融工程等方向的硕士学位,其余学生主要进入信息技术企业、科研机构或教育领域。例如,部分校友在人工智能算法开发、大数据平台构建等领域担任技术骨干。专业还与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合作,承担全国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等社会服务项目,为学生积累行业经验提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