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立足国家“双碳”战略与环保产业升级需求,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和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工学结合、校企联动”的办学模式,为环保领域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下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及就业方向等多维度展开分析。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环境治理业与专业技术服务业,培养兼具工匠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生需掌握环境监测、污染防治、环保设施运营等核心技能,胜任环境工程工艺设计、污染治理服务及环境监测分析等岗位。通过“德技并修”教育理念,强化学生的职业责任感与可持续发展意识,契合行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
二、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培养
专业课程采用“模块化”设计,覆盖环境工程全产业链:
- 基础理论模块:包括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微生物学等,夯实学科根基;
- 污染控制技术模块:重点开设水处理技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强化污染治理实操能力;
- 工程实践模块:通过环境工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培养项目规划与管理能力。
此外,引入智慧水处理、企业碳核查技术等前沿课程,对接碳排放管理、清洁生产审核等新兴岗位需求。
三、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优势
专业构建“三级实训体系”:
- 校内实训:依托环境监测中心、绿色印刷品检测中心等平台,开展水质分析、废气处理仿真训练;
- 企业实习:与重庆三丰玻璃、成都安尚新能源汽车等企业合作,提供碳排放数据采集、污水处理厂运维等实战场景;
- 创新项目:鼓励学生参与职业技能大赛,近三年获省级以上奖项超20项。
这种“产教融合”模式确保学生毕业时具备“即岗胜任力”,2022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
四、就业方向与行业发展趋势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三大领域:
- 政府与公共机构:如各级环保局、环境监测站,从事环境监管与执法;
- 环保企业:在环保治理公司、第三方检测机构担任工艺工程师或项目经理;
- 新兴低碳产业:聚焦碳资产管理、绿色制造体系评价等岗位,适应“双碳”目标下的产业转型。
随着国家加大生态环境治理投入,环保行业年均增长率超15%,专业人才缺口持续扩大,职业发展空间广阔。
五、专业升级与未来展望
2023年学院成立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学院,推动环境工程专业与材料工程、绿色低碳技术等学科交叉融合。新设环境生态修复、环保设备智能化等方向,强化在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土壤修复工程等领域的技术优势。通过“双师型”教师团队(含博士2名、教授级高工3名)的持续优化,专业正朝着“西部环保技术高技能人才摇篮”的目标迈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