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工业学院的自动化专业成立于2003年,是该校重点发展的工科专业之一,2015年获批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该专业以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求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主干学科,构建了涵盖理论教学、实践创新和学科竞赛的立体化培养体系。随着智能制造、新能源等产业的快速发展,该专业在实验室建设、科研投入和就业渠道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近年毕业生就业率(含考研)持续保持在90%以上。
在课程体系方面,该专业突出"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的培养理念。核心课程包括电路分析、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等基础理论课程,以及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过程控制工程等实践性课程。特别注重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交叉融合,设置了计算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系统等特色课程,形成"理论→仿真→实操"的三段式教学链条。通过GE智能平台自动化系统实训室(投资2460万元)等省级实验平台,学生能直接操作工业级设备,完成从系统设计到调试运行的全流程训练。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该专业的突出亮点。教学体系包含三类实践模块:
- 基础技能训练:依托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设备总值3600万元)开展电工操作、电机拖动等基础实验
- 工程综合实训:通过过程控制实训室、供配电实训室模拟真实工业场景
- 创新竞赛体系:建立全员参与的单片机竞赛、PLC竞赛,并组织学生参加"西门子杯"、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等国家级赛事,近3年累计320余人次获省级以上奖项。这种"以赛促学"的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在师资科研方面,自动化系现有专任教师33人,其中博士16人、高级职称9人,形成以"智能感知与检测技术"、"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为特色的学科方向。依托山西省高校智能检测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教师团队近3年承担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36篇,科研经费超520万元。这种"科教融合"的师资结构,确保教学内容始终与行业前沿技术同步更新。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覆盖三大领域:
- 智能制造领域:从事工业机器人控制、智能产线维护等技术岗位
- 能源电力领域:在电厂、国家电网等企业承担电气设备调试、工厂配电工作
- 科技研发领域:参与嵌入式系统开发、控制系统设计等创新性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在考研升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部分毕业生进入控制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等专业深造。校企合作单位涵盖通用电气、西门子等跨国企业,为毕业生提供优质就业通道。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