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学新闻学专业自2004年创立以来,始终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依托工科院校背景构建跨学科育人体系。该专业不仅是校级重点建设专业,更在2012年成为江西省首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5年入选江西省第一批转型发展试点专业,累计培养毕业生800余人。其培养模式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根基,将新闻传播技能训练与多学科知识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育人路径。
在培养体系设计上,该专业构建了"跨学科培养"与"应用型导向"的双轮驱动机制。课程设置突破传统新闻学框架,将法学、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等学科核心课程纳入培养方案,打造"知识面宽、基础厚实"的复合型知识结构。专业核心课程包含新闻策划、采写编评、摄影摄像编辑、新媒体制作四大模块,其中《网络与新媒体制作》《媒介经营管理》等课程直接对接行业前沿需求。这种"通识+专业+实践"的三维课程体系,使毕业生在省级媒体人才竞争力评估中持续位居前列。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体现鲜明工科特色,形成"实验室-校园媒体-校外基地"三级培养链条。校内建有融媒体实验室、电视演播厅等七大实践平台,直接运营校报、广播站、电视台等媒体。校外与央视、光明日报等机构建立实习基地,实施"双导师制"培养。特别设计的三大职业能力标准——新闻采写编评能力、全媒体内容生产能力、传播策划能力,通过项目制教学贯穿四年培养周期,学生作品在省级以上媒体刊发率达32%。
师资与科研方面形成"双师型"队伍结构,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硕士生导师14人,江西省学科带头人2人。团队主持完成省级以上教改项目17项,建设有《新闻伦理与法规》等省级精品课程。近年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展"航空文化传播""红色新闻史研究"等特色项目,科研反哺教学成效显著。
就业数据印证培养质量,毕业生在传统媒体、新媒体、政企宣传部门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央视、光明日报等央媒就业占比15%,政府机关及500强企业宣传岗占比38%,另有12%毕业生进入985/211高校攻读硕士。这种多元就业格局得益于"职业能力认证+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机制,学生在校期间可考取全媒体运营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参与省级以上创新创业项目比例达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