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国家首批一流本科建设专业,自1997年创办以来,已构建起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培养体系。该专业不仅是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更在2022年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2023年成立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形成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特色发展模式。其人才培养以"厚植基础、激发潜能、完善人格"为核心理念,立足新疆实际需求,为区域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持续输送高素质人才。
在学科建设方面,该专业构建了"全程实践"教育模式,通过三个核心平台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深度融合:
- 校内实验室体系:配备疆内领先的学前教育实验室,涵盖保教技能、艺术教育等模块,支撑《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游戏》等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
- 校地协同平台:与乌鲁木齐23所高水平幼儿园建立实践基地,形成UGK(高校-政府-幼儿园)三方协同机制,确保学生年均实践时长超过10周
- 科研转化枢纽:依托发展研究中心,将《新疆农村幼儿园教材》等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惠及全疆每年120万在园幼儿
课程体系突出"四维能力培养",通过模块化设计强化专业核心素养:
- 基础理论模块:包括《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等学科基础课程
- 实践技能模块:设置《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家庭与社区教育》等应用型课程
- 创新研究模块:通过《教育研究方法》《儿童行为观察与评价》培养科研能力
- 职业发展模块:开设《幼儿园组织与管理》《0-3岁婴幼儿营养与教育》等管理类课程
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引培结合"策略,形成以7名教授为核心的教学团队。团队中博士占比21.4%,包括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和自治区教学成果奖获得者。近年通过"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培育出兼具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指导学生获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奖项。这种师资配置使专业在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和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研究领域形成特色优势。
就业培养链构建体现"三位一体"特色:
- 政府订单培养:与南疆库车县等地教育局建立定向培养机制,近年特岗教师招考通过率达100%
- 行业深度对接:校企合作覆盖乌鲁木齐妇联幼教集团等机构,实现实习就业直通车
- 终身发展支持:毕业生中已涌现32名县市级学科骨干和20余名幼儿园管理者,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生态
该专业通过产教融合与政校联动,在服务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总目标中彰显价值。其人才培养模式被自治区教育厅作为典型案例推广,近五年就业率稳居全校前列,印证了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精准契合。随着国家"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攻坚计划的推进,这种既扎根地方又对接国家战略的培养体系,将持续为西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