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所外语特色鲜明的独立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将国际化视野与工科实践深度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06年开设以来,已发展为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2025年在校人数达264人,构建起覆盖程序设计、算法设计、操作系统、大数据技术等领域的课程群,并通过华为认证合作实现产教协同,为粤港澳大湾区输送了大量复合型技术人才。
以“一体两翼”为核心的培养体系
专业采用“一体两翼”培养模式,以计算机学科为主体,强化英语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学生需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课程体系中设置JAVA语言程序设计、大数据与数据挖掘技术等双语教学模块,培养能阅读外文文献、参与国际项目协作的工程师。实践环节依托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完成171学分,其中包含华为HCIP-Datacom等企业认证课程。
聚焦前沿的课程设置
专业核心课程覆盖计算机领域全链条:
- 基础理论层: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
- 软件开发层: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
- 新兴技术层:大数据存储及运算、单片机系统与应用、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特别强化算法分析与设计能力培养,通过全国计算机设计大赛、蓝桥杯等赛事检验学习成果。2025年新增深度学习应用相关选修课,与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科研成果联动。
工程师导向的实践认证体系
从大二开始实施阶梯式能力认证:
- 初级认证:全国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20%毕业生获得中级职称)
- 中级认证:华为HCIP-Datacom(85%网络工程班学生通过)
- 高级认证:HCIE-Datacom(2019级陈浩志获Top30专家资质)校企共建的“华为创新班”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毕业生可无缝对接阿里、腾讯等企业开发岗。近三年学生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32项,在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获省级奖项12项。
双师型师资与科研支撑
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93.8%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40.6%为双师型人才。科研团队聚焦语言服务与智能计算领域,近五年承担省级项目12项,发表论文130余篇,开发出基于深度学习的跨语言信息处理系统。国际化方面,与美国贝佛大学开展“3+1+1”本硕连读项目,学生可赴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交换学习。
就业升学双向通道
毕业生呈现“三高”特征:
- 就业率高:70%进入广深杭等一线城市
- 薪酬高:2024届平均起薪位列省内同类院校前20%
- 满意度高:雇主涵盖汇丰银行、电讯盈科等跨国企业
升学方向包括本校智能科学与技术硕士点(2025年新增)、美国加州浸会大学联合培养项目。数据显示,约15%毕业生入职华为生态链企业,从事网络架构师、大数据工程师等岗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