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师范学院的小学教育(师范类)专业立足新时代基础教育需求,构建了“全科培养+实践导向”的育人模式。该专业作为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依托豫东地区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通过地方、高校、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致力于培养兼具师德素养与跨学科教学能力的高素质小学教师。其课程体系融合国际教育理念与本土化实践经验,形成了通识教育为基础、学科知识为核心、实践能力为支撑的特色路径,为毕业生在基础教育领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根本任务,强调“全科教师”的育人定位。通过强化教育学原理、心理学基础等理论课程,培养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学的复合型人才。其特色在于将英语能力与跨文化素养融入培养体系,例如引进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普韦布洛分校优质课程资源,同时注重师德教育与教育创新能力的提升。学生需掌握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多学科教学设计能力,并通过模拟课堂、教育科研项目等实践环节深化应用。
课程体系采用“基础+方向+实训”三维架构。核心课程包括:
- 教育学原理与教育心理学构建专业理论基础;
- 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系列课程强化学科教学能力;
- 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小学班队管理提升学生教育管理素养;
- 教育科研方法培养教学研究能力。特色课程如教学动漫画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等融入现代教育技术,琴法、形体训练等艺术类课程则拓展美育素养。
实践能力培养贯穿四年培养周期,形成“三阶段进阶”模式:
- 低年级通过普通话训练、书写技能、琴法实训夯实基本功;
- 中年级借助微格教学、模拟课堂进行教学技能模拟;
- 高年级依托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特别设置“豫东地区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平台,使学生在真实教学场景中完成课堂设计、教学实施、教育评价的全流程训练。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辐射”特征。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小学全科教学岗位,也可在教育行政部门、师资培训机构从事管理或研究工作。数据显示,该专业培养的“具有课程整合能力”人才,能适应校外培训机构、社区文化学校等新兴教育机构需求。部分毕业生通过专升本、考研等途径提升学历层次,或参与国际交流项目拓展职业发展空间。职业发展路径涵盖教学岗(教师)、管理岗(校长/主任)、研究岗(教研员)三大方向,形成可持续成长通道。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