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自1999年设立以来,依托南京理工大学本部的优质教学资源,逐步成长为江苏省独立学院中的标杆专业。该专业不仅是紫金学院首批重点建设品牌专业,还在2019年入选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并在学科竞赛、校企合作、就业质量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其课程体系紧跟行业前沿,实践平台丰富,培养了大量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在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方面,该专业聚焦“移动应用开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等方向,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框架。主干课程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基础学科,同时融入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预处理与可视化分析等前沿技术课程。通过“移动互联网与数字媒体技术”“人工智能”两大专业方向的分流,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细分领域,掌握iOS/安卓应用开发、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游戏开发等实用技能。
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是该专业的亮点之一。学院配备了独立学院范围内最先进的实验设备,并与微软、华为、苹果等企业合作建立实训中心。依托这一平台,学生在全国性学科竞赛中累计获奖超过100项,参与人数占专业总人数的40%。例如,学院连续三年开设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班,通过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能力,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快速适应企业需求。此外,学院还与南京空港科技、网易等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低代码技术、智能设备研发等领域的创新实践。
从就业前景与行业认可度来看,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面覆盖政府机构、科研院所、IT企业等多个领域,主要从事移动应用开发、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虚拟现实系统设计等工作。据校友会2025年专业排名显示,该专业位列全国应用型高校第168名,获评四星级高水平应用型专业。近年来,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部分学生通过考研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校企共建的就业保障机制和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培育点的资质,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
专业特色与创新路径方面,紫金学院通过“校企共建”模式整合资源,形成了独特的产教融合生态。例如,学院与国内外IT企业共建实验室,引入华为“智能基座”等产教融合项目,将行业技术标准融入课程设计。同时,高淳新校区的建设以“现代化、数字化、生态化”为目标,打造了更优质的科研与学习环境。这种以实践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系统设计、人工智能算法开发等核心能力的同时,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