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的重点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在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了独特的育人体系。该专业面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既注重新闻传播学理论素养,又强调采写编评摄制等全流程实操能力。通过二十年发展,已构建起覆盖珠三角的就业网络,毕业生在广东电视台、河源日报社等媒体单位及文化传播公司表现突出。
专业核心定位体现在"三位一体"培养模式:
- 职业能力导向:围绕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摄影摄像、节目制作五大核心技能设置课程体系,如新闻学概论夯实理论基础,新闻摄影与非线性编辑技术强化实践
- 产教深度融合:与河源广播电视台、网易新闻等共建实训基地,推行"教学做一体化",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参与真实新闻生产流程
- 数字素养培育:新增新媒体运营实务、网络影视节目制作等课程,适应短视频、直播等新兴传播形态需求。
课程体系采用"三阶递进"结构:
- 基础阶段:中国新闻史、传播学构建学科认知框架
- 技能强化:新闻采编实训室与新闻制作实训室支撑的实操课程占比达60%
- 创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机制,近年已培育出乡村振兴宣传片制作团队等实践成果。特别设置的普通话训练与播音与主持课程,使毕业生具备全媒体传播所需的复合能力。
教学资源配置凸显三大亮点:
- 双师型队伍:12人教学团队包含1名教授、6名硕士,行业兼职教师均来自一线媒体,引入真实项目进课堂
- 全媒体实训平台:配备价值百万的高清摄像机、非线性编辑系统,建成粤东北首个高校融媒体中心
- 竞赛培养机制:近三年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9项,2022年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斩获一等奖。
就业网络呈现"双轮驱动"格局:
- 传统媒体渠道:与15家市县媒体建立定向输送机制,近年毕业生进入河源电视台比例达23%
- 新兴业态布局:在短视频制作、政务新媒体运营领域,与念响科技等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实习转正率超85%。值得关注的是,该专业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五年保持92%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影视制作能力与新媒体应用水平满意度达94分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