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已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热门方向。泰山职业技术学院于2025年开设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以培养具备三维建模与动画制作、软硬件平台搭建等核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了产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该专业依托电子与信息大类学科优势,注重职业道德与实践能力的双重培养,通过项目驱动式教学与行业标准对接,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技术人才。
在培养模式方面,该专业强调“德技并修”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围绕虚拟现实引擎开发、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两大主线,通过程序设计、三维建模和动画等核心课程,系统提升学生的技术基础。专业要求掌握720全景拍摄及处理、Leap Motion手部动作捕捉等前沿技术工具,并通过Pico头显设备等硬件平台强化操作能力。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能快速适应虚拟现实项目设计、交互功能开发等岗位需求。
该专业的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设计,包含三大能力层级:
- 基础能力层:以虚拟现实概述、计算机网络技术等课程构建学科认知框架
- 核心技能层:通过增强现实引擎开发、虚拟现实软硬件平台搭建等实训课程强化专项能力
- 创新实践层:依托职业教育活动周等平台开展项目实战,例如2024年学生作品《虚境岱庙》实现古迹数字化复原,展现沉浸式场景构建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突出校企协同育人特色。信息技术工程系建有鸿蒙楼305实训基地,配备行业主流开发工具链。教学过程中采用:
- 项目制学习:如历史场景重建、工业仿真系统开发
- 技能竞赛驱动:组织学生参与省级虚拟现实设计大赛
- 成果转化机制:优秀作品可直接对接泰安文旅产业,2024年展示的全景漫游系统已应用于地方文化推广
在就业竞争力方面,该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岗位群,涵盖项目调试、模型制作、设备运维三大方向。根据培养方案,学生需取得交互功能开发、全景影像处理等6项职业能力认证。近年数据显示,信息技术工程系专业对口就业率达82%,部分优秀学生进入增强现实设备研发领域,起薪高于全省高职平均水平15%。这种就业优势得益于专业与华为鸿蒙生态、泰安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深度合作,形成稳定的岗位输送渠道。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