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学院自设立财务管理专业以来,始终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专业建设与地方需求紧密结合的特色体系。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创新管理模式,该专业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社会服务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为地方经济输送了大量具备财务分析能力和管理决策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在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方面,商洛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以管理学和经济学为学科基础,构建了覆盖财务全流程的课程模块。核心课程包括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等,同时融入金融学、税收学等交叉学科内容,强化学生对财务实务的定量分析能力。专业还通过财务业务综合实验和企业运营仿真实验等实践课程,培养学生运用信息化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学院开设的会计学ACCA方向班采用国际化教材与双语教学,引入战略商业领袖、战略商业报告等前沿课程,为学生提供全球视野的职业发展路径。
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产教融合与创新能力培养。学院通过校企联合课程设计与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与正衡会计师事务所、长安银行等2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实践基地,实现教学场景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例如,财务报销业务手册的编制和自助报账系统的应用,让学生在模拟真实财务流程中掌握预算编制、成本控制等核心技能。同时,学院推行“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创新创业”三维培养体系,鼓励学生参与全国高校EVC企业价值创造实战大赛等学科竞赛,近三年斩获国家级奖项8项,省级奖项20余项。
在师资力量与科研支撑方面,学院组建了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团队,其中70%教师具有行业从业经验,47%拥有高级职称。团队依托商洛发展研究院等省级科研平台,围绕地方经济痛点开展研究,近三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50余项,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商洛市文旅产业投融资决策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控。例如,针对地方财政低迷现状,学院提出的债务展期优化方案和教育经费绩效评价体系被纳入政府决策参考。
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是该专业建设的突出亮点。财务处通过债务置换和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帮助学校实现年度教育事业收入突破9000万元,创历史新高。在疫情期间,创新推出的远程水电充值系统和线上财务服务通道保障了师生权益,相关经验被陕西省教育厅作为典型案例推广。此外,学院深度参与商洛市公众科学素质提升工程,为当地中小微企业提供财务咨询300余次,助力乡村振兴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率提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