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师范学院作为黑龙江省东南部规模最大的省属公办本科院校,其材料物理专业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与特色培养模式,展现出鲜明的学科特色。该专业自设立以来,以超硬材料合成与功能纳米材料开发为方向,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2023年数据显示,该专业在黑龙江理科本科二批A段招生计划为2人,学费标准为5000元/年,选科要求严格限定物理必选。在升学与就业方面,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0%,考研率位居全校前列,部分学生考入吉林大学等双一流高校。
学科建设与课程体系
专业核心课程涵盖大学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等基础理论,并设置材料表征与材料科学前沿等实践性课程。课程设计注重学科交叉,融合物理学、化学与工程学知识,形成三层递进式培养结构:
- 基础层:数学物理方法、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奠定数理基础
- 专业层: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物理构建专业知识体系
- 应用层:依托黑龙江省新型碳基功能与超硬材料重点实验室开展创新实验
实践教学与科研平台
学院推行"竞赛驱动"培养模式,构建"课堂教学-实验室研究-企业实训"三维实践体系。2022级学生曾赴恒丰纸业开展专业见习,参与PM16生产线实操与智能控制中心观摩。科研方面,近三年获得: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
- 省级科研项目29项
- SCI一区论文7篇
- 发明专利10项
师资力量与培养成果
教学团队拥有博士17人(占比42.5%),组建6个科研团队与4个省级一流课程。特色培养成效显著:
- 学生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级奖项43项
- 蓝桥杯比赛优秀组织奖
- 2024届毕业生李京城通过自学考取高中物理教师资格证
- 优秀毕业生黄晴晴考入吉林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
招生政策与发展前景
该专业实施"物理+化学"双科目选拔机制,2023年天津、广东等地招生均要求物理必选。就业方向覆盖材料研发、生产管理、科技行政等领域,毕业生既可进入企业从事技术开发,也可通过本硕贯通培养继续深造。数据显示,2024年考研国家线教育学门类为356分,学科教学(物理)方向成为热门选择,福建师范大学等高校录取线达355分。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