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立足海南自贸港建设需求,通过“党建驱动领航”和“三全育人”体系,构建起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作为民族学院重点专科项目,2023年在海南专科批物理类与历史类各招收4人,录取最低分达464分(综合排名44299位),其培养方案紧密对接社会治理现代化需求,突出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双重锻造。
在培养模式上,专业依托“六航六力”建设框架,形成“党建引领+专业实践+学生自治”的协同育人机制。学校党委将社区管理纳入发展规划,校领导带队考察南京大学等高校经验,制定《“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方案》。培养过程中注重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四自”能力,通过设立45人规模的学生干部团队,组织山海之家学生干部培训班,强化组织领导与协调能力。这种模式使毕业生在乡村振兴协理员、社区服务等岗位表现突出,2024年考研报考录取率32.5%,17%进入“双一流”高校深造。
课程体系设计凸显“政产学研”融合特征,核心课程包含三个维度:
- 理论基础类: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心理学
- 实务技能类: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 政策法规类:社会保障概论、社会政策、社会工作行政特别设置“党建+思政+团建”融合课程,如党史知识竞赛、辅导员微课堂,通过线上“思政专栏”推送改革开放史等内容,构建系统化党建知识体系。专业教师全年深入宿舍开展学业帮扶小课堂超1000人次,形成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的闭环衔接。
实践教学环节构建起“三级联动”平台:
- 校内实训基地:学生公寓党团服务站、“琼崖星火”辅导员工作室提供模拟社区管理场景
- 政校合作平台:与共青团三亚市海棠区委员会共建实践基地,参与“共青学堂”社区服务项目
- 乡村振兴实践:组织学生赴莆田荔城区等地开展支医支教、产业帮扶,2024届毕业生中28人参与乡村振兴岗位这种实践体系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接触真实社区治理案例,2023年专科毕业生在省级以上竞赛获奖率达15%,彰显“做中学”的教育成效。
在招生与就业方面,该专业采取“专科起点+职业导向”培养路径。学制3年,学费尚未公示但享有100%覆盖率学业奖学金(8000元/年)。2024年数据显示,毕业生主要流向三大领域:
- 基层治理:35%任职社区协理员、社会组织专员
- 教育服务:28%进入托育机构、中小学担任社工
- 继续深造:22%通过专升本或考研提升学历专业建设紧密对接海南自贸港社会治理需求,2025年计划新增智慧社区管理方向,探索区块链技术在社区服务中的应用场景。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