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的模具设计与制造(双语班)作为专科层次特色专业,以国际化培养和技术技能融合为核心定位,在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和就业出口等方面形成差异化竞争力。该专业依托珠三角制造业集群优势,注重培养既掌握模具CAD/CAM技术等核心技术,又具备双语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学生在智能制造领域的职业发展开辟多元路径。
在培养模式上,专业构建了"双语教学+国际衔接"的特色体系。课程设置采用中英双语授课,核心课程如《模具制造技术(双语)》《塑料模设计与制造(双语)》突出技术术语的国际化表达。通过与西英格兰大学、新加坡院校等合作,为学生搭建专升本、海外研修的通道。实训环节引入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和3D打印技术等前沿内容,使教学内容与智能制造产业升级保持同步。
课程结构体现"基础+专项+拓展"的模块化设计:
- 专业基础模块:包含机械制图、AutoCAD应用等,夯实设计软件操作能力
- 核心技术模块:重点培养UG模具设计、冷冲模具设计等专项技能
- 创新拓展模块:设置先进制造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等交叉学科课程特别配置的双语课程群占总学分30%,通过原版教材使用和全英文项目答辩,强化技术文档读写能力。
实践教学依托省内一流实验实训平台,建有数控加工中心、模具拆装实验室等12个专项实训室。3D打印创新工坊和工业机器人实训室配备FDM工业级打印机、ABB机械臂等设备,支持学生完成从产品设计到成型制造的全流程实践。校企合作方面,与广汽集团等20余家制造企业建立实习基地,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就业竞争力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初始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主要分布在汽车、家电等制造企业的模具设计部门。典型职业发展路径呈现"技术员-工程师-项目管理"的阶梯式晋升:
- 初级岗位:模具装配工(月薪4500-6000元)
- 中级岗位:模具设计师(月薪8000-12000元)
- 高级岗位:机械工程师(年薪15-20万元)双语能力优势使25%毕业生进入外资企业,另有10%选择赴海外深造。
专业建设注重师资结构优化,组建了由高级工程师、海外访问学者组成的教学团队,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50%。教学团队主持省级教改项目3项,开发活页式教材5部,将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例如《压铸模具设计及制造》课程直接采用新能源汽车电池盒模具研发项目,让学生参与从图纸设计到试模生产的完整流程。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