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族大学的财务管理专业立足西藏、面向全国,以培养具备现代管理思维和实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核心目标。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依托管理学和经济学双主干学科,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财务分析、金融管理等核心课程体系,系统构建学生的专业素养。专业建设历史可追溯至1985年的财务会计大专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西藏地区财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一、课程体系:理论+实践双轮驱动
专业课程以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为基础,延伸出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等进阶课程,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特色课程模块包括:
- 会计电算化:通过ERP系统模拟企业财务流程
- 金融市场与投资:分析证券、基金等金融工具运作
-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结合西藏特色金融生态案例专业还设置10-12周的集中实践环节,包含企业实习和会计综合实训,强化实务操作能力。
二、师资力量:双师型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拥有教授3人、副教授4人,其中:
- 西藏会计领军人才6人
- 全国财务管理学术类领军人才1人团队近五年承担省部级课题26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开发《西藏企业财税实务》等特色教材。教师普遍具有注册会计师(CPA)、注册税务师(CTA)等职业资格,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接轨。
三、培养路径:三全育人模式创新
采用"课堂+竞赛+认证"的培养链条:
- 基础能力培养:通过《基础会计学》《成本会计》夯实专业根基
- 创新能力提升:组织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等学科竞赛
- 职业资格衔接:将CM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知识体系融入《管理会计》课程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超90%,主要流向包括:
- 西藏各级财政税务部门(占比35%)
- 国有企业财务岗位(如西藏天路、西藏城投)
- 金融机构(中国银行西藏分行等)
四、专业特色:西藏元素深度融入
在财务风险管理课程中,特别设置:
- 高原特色产业投融资分析模块
- 藏区小微企业信贷评估实训项目实践教学基地覆盖拉萨、林芝等地龙头企业,例如:
- 西藏华钰矿业财务部实习项目
- 西藏珠峰文旅集团预算编制实践这种在地化培养模式使毕业生能快速适应西藏特殊经济环境,近三年西藏基层就业率达68%。
五、学科支撑:多维度发展平台
专业依托财经学院的学科集群优势,与会计学、审计学等专业共享:
- 财会审综合实训实验室(配备用友U8、金蝶K3系统)
- 数字经济实验室(支持大数据财务分析)学生可参与西藏财税政策研究等横向课题,在《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发表研究成果。专业还与西南财经大学建立联合培养机制,优秀学生可赴内地高校交流学习。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