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东方学院保险学专业设立于2017年,是该校经济贸易学院的重点本科专业之一。该专业立足行业需求,以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保险人才为目标,强调经济学基础与金融学实践技能的深度融合。依托校企合作和清华大学的学术资源支持,构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的培养体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成为黑龙江省内保险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课程体系:夯实基础与强化实践并重
保险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以经济学、金融学、风险管理三大领域为核心,形成多层次知识架构。主干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保险学原理、风险管理学、人寿与健康保险、财产与责任保险等。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时的30%,涵盖保险实务模拟、金融软件操作、企业实习等模块。例如,学生需完成保险营销模拟实验、精算软件应用等实训课程,并在合作企业进行至少3个月的顶岗实习。专业还开设保险法、再保险、互联网保险等前沿课程,紧跟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
培养特色:产教融合与双师型师资
该专业采用“理论+实验+实践”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形成两大特色优势:
- 校企协同育人:与太平洋保险、新华人寿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引入真实业务场景开展项目化教学。例如,学生在校期间可参与保险产品设计、风险评估报告撰写等企业委托课题。
- 优质师资配置:专业教师团队中40%具有高级职称,核心课程由清华大学金融系教授参与授课。同时聘请保险公司高管担任实务导师,形成“学术导师+行业导师”双指导制。这种师资结构确保教学内容既包含精算理论等学科前沿,又涵盖保险营销策略等实战技能。
就业前景:行业红利与多元选择
保险学毕业生呈现就业面广、起薪高的特点。近三年数据显示,约65%毕业生进入保险公司从事核保、理赔等核心岗位,20%进入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担任理财顾问,另有部分学生考取公务员或继续深造。随着互联网保险和农业保险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具备数据分析能力和跨学科知识储备的复合型人才尤为抢手。用人单位反馈显示,该专业学生实务操作能力和职业资格证书持有率(如保险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显著高于同类院校平均水平。
报考须知:学制费用与招生计划
该专业为四年制本科,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2024年学费标准为24000元/年。在黑龙江省内文科本科二批A段招生,2023年计划招收60人。报考建议重点关注数学、英语学科基础,同时建议提前参加保险实务认知实习或金融类竞赛以增强竞争力。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专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有较高要求,课程中包含大数据分析、保险科技等数字化模块。
从课程体系设计到就业市场反馈,黑龙江东方学院保险学专业展现出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其产教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路径,为学生在保险行业快速发展中抢占职业先机提供了有力支撑。对于希望在金融领域发展的考生而言,该专业不失为兼具行业适配性与职业成长空间的优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