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的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是广东省内少数开设此类专业的本科院校之一,其办学定位与培养模式具有鲜明的国际化与应用型特征。作为一所民办高校,该校依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教育资源,致力于培养适应全球化传播需求的专业人才。专业方向涵盖品牌国际传播,注重将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操作相结合,同时强调全媒体技术与双语能力的综合培养。在近年招生中,该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历史类479分、物理类487分(2022年数据),招生规模在物理类与历史类中分别设置17人和38人计划,学费标准为35000元/学年。
专业定位:聚焦国际化与区域服务
该专业的核心目标是为粤港澳大湾区及“一带一路”倡议输送具有全球化视野与品牌国际传播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围绕国际传播与新媒体技术展开,强调对国际媒体生态的认知与实践操作能力。例如,跨文化传播、品牌国际传播等课程直接指向跨国企业与机构的传播需求,而数字影像处理、网络直播应用等课程则强化学生的全媒体技能。学院通过整合南方报业集团、广东广播电视台等本地媒体资源,搭建覆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实践平台,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多元路径。
课程体系:交叉融合与实战导向
专业课程设计体现“专业+外语+新媒体技术”的交叉融合特色,具体包括:
- 理论课程:如国际传播、新媒体传播,构建学生对全球传播格局的基础认知;
- 实务技能课程:包括摄影与视觉传播、数字图像处理与视频剪辑,培养全媒体内容生产能力;
- 专项方向课程:品牌国际传播与公共关系学等,聚焦企业国际化传播策略;
- 语言强化模块:中英双语授课模式贯穿教学,部分课程由外籍教师参与授课,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师资力量:多元化背景与行业经验
学院师资队伍兼具学术深度与行业经验,其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占比55%,包括多名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学者。例如,学科带头人李淑芳教授为武汉大学传播学博士,曾挂职广东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杨先顺教授担任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导多项国家级社科项目。此外,学院聘请15名业界精英作为兼职教师,涵盖国际媒体、品牌策划等领域,并通过“博士工作站”吸引高层次人才参与教学科研。这种“学界+业界”的双导师模式,有效衔接理论教学与行业需求。
实践平台:产教融合与技术创新
学院投入建设了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全媒体演播中心等先进设施,并与腾讯、网易等互联网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学生可参与的实践项目包括:
- 国际学术研讨会:如第二届新媒体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国际学者分享前沿议题;
- 品牌策划实战:通过“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等赛事,将课堂创意转化为实际作品;
- 媒体实习计划:定向输送学生至南方报业集团、广州广播电视台等机构,参与新闻采编、品牌推广等岗位实习。
国际化特色:双向拓展与在地服务
作为独立学院中的国际化标杆,该专业通过以下路径强化全球竞争力:
- 国际学术网络:与21个国家的6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提供交换生与联合培养项目;
- 双语教学模式:核心课程采用中英双语授课,部分教材与国际知名院校接轨;
- 在地国际化实践:结合广州作为国际商贸中心的区位优势,开展跨国公司品牌传播案例研究。例如,与白云空港合作分析国际航空服务品牌的传播策略,将区域经济特色融入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