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是西藏自治区特色专业之一,自2018年筹备教学实验班以来,已成为学院“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的品牌专业。该专业依托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与西藏地理信息产业园深度合作,形成了“厂中校”的工学融合特色。学生不仅掌握GNSS定位测量、无人机测绘等前沿技术,还能在高海拔地区完成一线生产任务,适应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以下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训条件和就业前景等方面展开分析。
在培养模式上,该专业采用“工学交替+校企互通”的双元育人路径。学生第一学年在校完成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测绘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等理论学习;第二、三年则进入西藏地理信息产业园,通过生产性课程实习和顶岗实习强化实操能力。这种“1+1+1”分段培养机制(即1年基础、1年跟岗、1年顶岗)使学生能够直接参与企业项目,例如无人机数据处理、工程变形监测等实际工作,实现“零距离上岗”。
课程体系紧密结合行业需求,核心课程涵盖控制测量、数字测图、遥感技术应用等模块。专业核心课程如GNSS定位测量实训和工程测量实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将理论教学与项目任务结合。例如,学生需在高精度工程测量实训室中完成地形图测绘任务,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建模与分析。此外,课程还融入1+X证书制度,学生可考取无人机测绘操控员、地理信息数据处理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覆盖率达100%。
实训条件是该专业的突出优势。校内建有现代智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无人机测绘实训室等高规格设施,设备总值超过5000万元。校外则依托20余家合作企业,包括中铁十局、西藏矿业等大型单位,提供真实项目场景。例如,学生参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工程测量赛项,曾在2023年斩获全国一等奖,展现了扎实的技术能力。实训中特别强调对高海拔环境(3000-4500米)的适应能力,野外作业训练占比超过40%,强化了学生的体能和抗压素质。
就业前景方面,该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国土资源管理、交通建设等领域。由于西藏地区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毕业生在地理信息采集、地图制图、工程测量等岗位供不应求,近三年就业率保持全员就业。职业发展路径清晰,既可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土木工程等本科专业深造,也可在央企国企的“订单式培养”中提前锁定岗位。值得注意的是,行业对从业者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需适应长期野外作业,男性毕业生在体能和适应力上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