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作为西南地区首所安全类公办高职院校,其电气自动化技术(校企共建专业)通过深度产教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人才培养路径。该专业依托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发展战略,聚焦智能制造与工业安全领域,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核心理念,构建了覆盖教学全过程的协同育人体系。通过与华为、鼎利集团等175家企业合作,形成了“2+1”培养模式和订单班等特色培养机制,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一、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创新
该专业采用“校企双主体”培养架构,建立了三级合作机制:
- 企业深度参与课程开发,如与珠海世纪鼎利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投入3200万元建设28个专业实训室
- 推行“真实产业项目进课堂”,通过汽车VR工程实践中心、PLC虚拟仿真等实训平台,实现教学场景与生产现场的高度融合
- 实施“工学交替”培养方案,前两年在校完成基础理论,第三年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形成“教学-实习-就业”闭环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
专业课程设置突出“技术+安全”复合特色:
- 核心课程模块:工控组态及现场总线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工厂供配电技术等,融合工业机器人技术和智能控制领域前沿技术
-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基础技能→专项训练→综合应用”三阶递进,包含机床设备检修实训、自动线装调实训等12个专项模块
- 安全特色强化: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安全课,在专业课程中嵌入安全生产管理、设备安全运维等内容模块
三、实践教学资源建设
依托智能制造与工业安全学院的硬件优势:
- 建成价值7000万元的实训基地,包含国家级机电一体化“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和重庆市智能制造共享实训基地
- 实施“三真”教学法(真实环境、真实项目、真实流程),通过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开展项目化教学
- 与重庆迪马工业等企业共建应急救援装备生产实训线,将消防车辆改装、智能产线调试等实际工程转化为教学案例
四、就业导向与产教融合
该专业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
- 就业方向覆盖电气设备制造(35%)、智能制造系统集成(28%)、安全生产管理(22%)三大领域
- 与重庆航英汽车等企业建立人才共育协议,提供职业晋升双通道(技术岗→工程师、管理岗→项目经理)
-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5%,其中在成渝地区智能制造企业就业占比达68%,平均起薪5500元/月
五、专业特色与发展优势
通过“安全+”泛安全专业建设路径,形成三大核心竞争力:
- 双师型教师占比90%,包含全国技术能手3人、重庆市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职业技能大赛国家级奖项65项,2024年斩获全国职业规划大赛金奖
- 建成市级智慧应急产业学院,开展智能应急安全技术研发,技术成果转化率达42%
这种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既强化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又培育了安全生产意识,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输送了大量“懂技术、会管理、重安全”的复合型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