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化工学院与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合作举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本科教育项目。该项目自2017年起招生,通过融合中美两校的教育资源,培养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理论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学生通过3+1或4+0培养模式,可选择在国内完成全部学业或赴美学习,课程体系覆盖机械工程、自动化控制和计算机技术等核心领域。
一、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专业采用学分互认机制,前三年在吉林化工学院学习,第四年可选择赴美完成学业。核心课程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等基础学科,以及机械系统设计、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等前沿应用课程。课程设计突出工程实践导向,例如:
-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辅助设计贯穿大一至大二,强化图纸设计与建模能力;
-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和机械部件设计等课程在大三阶段引入外教授课,采用英文原版教材;
- 美方提供高级动力与振动、固体建模应用程序等特色课程,注重现代机械工程的智能化与数字化。
二、国际教育资源整合
项目整合了中美两校的师资与科研平台。外方课程占比约30%,美方教师承担20门外教课,如科技英语写作、计算机辅助工程实验等,采用双语教学或全英文授课。学生可接触ABET认证体系(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标准),课程内容对标国际工程教育标准。此外,合作院校克利夫兰州立大学在机械工程领域拥有先进实验室和产学研合作网络,为学生提供海外科研实践机会。
三、实践能力与创新培养
专业设置多层次实践环节,包括:
- 基础技能训练: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
- 综合项目实践:课程设计(如机械系统设计、热力学系统优化)、科技创新竞赛;
- 企业实地对接: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合作企业涵盖汽车制造、石油化工等领域。近五年学生在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国家级奖项5项,省级奖项28项。
四、证书授予与就业前景
完成学业并通过考核的学生将获得吉林化工学院本科毕业证书、工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克利夫兰州立大学理学学士学位证书(需赴美学习一年)。毕业生就业方向集中在:
- 高端装备制造:如汽车、航空、能源设备的设计与研发;
- 智能控制系统开发: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集成;
- 跨国企业技术管理:近三年就业率超95%,部分学生进入中国石油、长春轨道客车等国企。升学方面,约8.5%毕业生考取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研究生,或申请海外院校深造。
该专业通过国际化课程、双学位认证和产教融合模式,为学生构建了从理论学习到工程实践的全链条培养体系,成为东北地区机械工程领域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