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紧跟行业趋势,将该专业定位为汽车领域的"明珠",围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三大技术方向展开系统性人才培养。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重点支持专业,其课程体系深度融合汽车工程与信息技术,通过"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智能交通时代输送核心力量。
专业课程设置体现多学科交叉特征:
- 基础模块包含《汽车机械基础》《单片机技术应用》等工科基础课程
- 核心模块聚焦《智能传感器装调与测试》《计算平台部署与测试》等前沿技术
- 拓展模块延伸至《智慧交通技术及应用》《ROS原理与技术运用》等应用场景特别设置1+X证书(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认证体系,将企业岗位标准融入教学评价。课程设计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例如在《自动驾驶原理与技术》课程中,学生可通过校内实训平台进行实车标定调试。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双基地+双导师"机制:
- 校内实训基地配备高精度传感器、自动驾驶开发平台等设备,可开展车路协同系统调试、视觉识别技术开发等项目
- 校外合作企业包括比亚迪、宇通客车等头部厂商,建立"厂中校"实现学业与岗位的无缝衔接通过"四位一体"实训中心(学生实训、技能培训、技术服务、科技创新)培养实操能力,学生可参与无人驾驶汽车装调等真实项目,掌握线控底盘技术和车载网络通信技术等核心技能。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发展路径:
- 初始岗位聚焦智能传感器标定(年薪6-8万元)
- 发展岗位延伸至测试工程师(装调/运维/地图采集方向)
- 新兴领域涵盖车联网管控系统研发与智能交通系统运维校方数据显示该专业就业率达98%,毕业生既可进入主机厂参与智能汽车研发测试,也可在车联网服务企业从事技术支持。特别设立专升本培训班(上岸率70%),为学历提升提供通道。
培养目标强调"德技并修"的育人理念:
- 知识体系覆盖整车参数调优与故障诊断方法
- 能力培养侧重生产制造工艺管理与试验测试技术通过引入企业导师和双师型教师团队(5名省级认证),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教育。在《车路协同系统装调》等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培养既懂技术又具职业操守的复合型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