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数据技术对产业变革的深度渗透,兰州博文科技学院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依托多学科交叉优势,于近年重点建设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该专业以“理论+实践”双轮驱动模式,培养具备数据科学、管理学和信息技术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课程体系上,既夯实数学基础与编程能力,又注重商业场景的落地应用,形成了从基础理论到行业实践的完整培养链条。下文将从专业属性、课程特色、实践平台等维度展开分析。
专业定位与培养路径
该专业以数据科学和管理学的交叉融合为核心,强调“学科融通”与“场景驱动”两大特色。学生需掌握数据挖掘、统计分析等核心技术,同时理解商业决策中的管理逻辑,形成“用数据解决管理问题”的思维范式。培养方案中明确划分了三个阶段:前两年重点学习数学分析、概率论等基础课程;中期通过数据库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核心课构建知识体系;后期则以商业智能、数据可视化等应用型课程提升实战能力。
课程体系与能力塑造
课程设计采用“金字塔结构”:
- 基础层:数学分析、计算机系统与软件奠定数理与编程基础;
- 核心层:大数据技术原理、数据仓库与挖掘培养专业技术能力;
- 应用层:电子商务数据分析、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对接行业需求。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孙振兴教授在学业规划讲座中强调,学生需通过Kaggle竞赛、企业数据建模项目等实践环节,将课堂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学赛结合”模式使毕业生在就业市场更具竞争力。
实践平台与校企合作
学院投入建设的VBSE跨专业综合教学实践基地和商科综合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企业经营模拟、大数据分析平台操作等实训场景。校企合作方面,已与招商银行、华企联线等20余家单位建立实习基地,开展数据标注、用户画像构建等真实项目。2024级学生更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级奖项,印证了实践教学成效。
就业前景与发展方向
根据专业规划指导,毕业生可在三大领域发展:
- 技术岗:数据分析师、算法工程师,需精通Python、Hadoop等工具;
- 管理岗:商业智能顾问、数据产品经理,侧重业务洞察与资源整合;
- 科研岗:攻读数据科学硕士学位,参与前沿课题研究。
学院近年就业报告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在互联网金融、智慧物流等领域的平均起薪高于传统管理类专业15%-20%,体现出数字化人才的市场稀缺性。
特色优势与资源支撑
作为甘肃省较早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兰州博文科技学院依托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的成熟师资,将会计模拟实验室、证券交易仿真系统等传统商科资源与大数据教学深度融合。2024年该专业在甘肃仅招收2名普通类一段考生,采取小班化教学保障培养质量,20000元/年的学费标准在同类院校中具有较高性价比。对于有志于投身数字经济浪潮的学子而言,这无疑是一条值得关注的升学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