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陕西省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院校,西安汽车职业大学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以鲜明的产教融合特色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了“技艺双修”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09年获批省级特色建设专业以来,通过动态调整课程模块、强化校企合作、搭建高端实训平台等举措,为文化创意产业输送了大量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设计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其毕业生在广告、传媒、品牌策划等领域展现出强劲竞争力。
在培养目标层面,该专业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双重定位。学生需掌握视觉传达基础理论,具备文创产品开发、品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等核心能力,同时通过影视剪辑与特效制作、交互设计等课程强化数字技术应用。这种“艺术+技术”的课程结构,使毕业生既能胜任传统平面设计工作,也能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动态视觉表达需求。
专业课程体系呈现模块化特征,分为五大板块:
- 专业基础课:包含素描、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等艺术素养课程;
- 核心技能课:重点开设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Adobe Illustrator)、品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媒体广告设计等实践性课程;
- 跨学科融合课:如界面设计、影视剪辑与特效制作,融入汽车工程元素形成专业特色;
- 选修拓展课:涵盖丝网印技术、综合媒介等细分领域;
- 项目实训课:通过企业真实案例开展包装装潢设计、VI系统开发等实战训练。
师资队伍的“双师型”结构是该专业的突出优势。教师团队中既有国家级雕塑大师田跃民担任名誉院长,也有来自陕西汽车控股集团的产业导师,形成“高校教授+行业精英”的复合教学力量。例如环境艺术系主任李婉莹曾指导学生作品《中国石泉汉语言文化梦游丝路度假区景观规划设计》荣获2022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印证了教学与产业需求的深度对接。
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学、赛、展、用、创”五维联动实现能力跃升。学生需完成风景写生—行业见习—毕业实习的渐进式实训链条,并在数字媒体艺术实训室等场所开展项目创作。该实训室配备39台苹果一体机及惠普蓝光绘图仪等设备,支持CAD制图、交互设计等高阶技能训练。同时,专业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中国国际插画比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等赛事,近三年累计获奖超200项,其中贺冰淞等优秀校友创办的设计公司已成为行业标杆。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涵盖平面设计师、电商视觉设计师、影视后期编辑等8类岗位。数据显示,96%以上的毕业生进入品牌形象设计公司、传媒策划机构或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部分学生通过创新创业大赛孵化项目,如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金奖的团队即聚焦社区再生设计领域。这种“专业教育+双创孵化”的模式,使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需求形成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