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学院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立足区域发展需求,结合现代管理学、经济学与资源学的交叉学科特色,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该专业自设立以来,通过持续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致力于培养能在国土管理、城乡规划、房地产等领域发挥作用的复合型人才。其培养方案既注重专业核心能力的塑造,又强调适应新时代土地资源管理技术变革的创新意识。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专业以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规划学为核心,融入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等现代技术课程。例如,土地政策与法规、不动产估价等课程强化学生对行业规范的掌握,而国土空间规划原理和土地资源数字技术则紧跟国家政策与科技发展趋势。这种课程组合既夯实了传统学科基础,又拓展了数字化管理能力,形成了“理论—技术—应用”的三维知识结构。
实践教学是专业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地籍调查、土地整治规划等实践课程掌握测绘、制图等技能,并依托地理信息及空间分析实验室进行数据建模与系统开发训练。学院还组织学生赴黔东南州等地开展专业见习,实地考察万达小镇、千户苗寨等特色区域的土地利用模式,分析文化保护与土地开发的协同路径。这种“课堂+田野”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案例研究中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专业就业方向覆盖政府部门与企业领域。毕业生可在自然资源局、住建部门从事国土空间规划和地籍管理,或在房地产评估机构、规划设计院承担不动产估价和土地信息系统开发工作。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专业新增了乡村文旅融合发展规划和土地综合整治设计等培养方向,为基层治理与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人才支持。
学院的师资与科研平台为专业发展提供支撑。教师团队包含省级教学名师和土地政策研究专家,主持多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课题。依托千兆校园网和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系统,70%以上课程采用CAI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资源数字化共享。同时,通过“老带新”学术传承机制,鼓励学生参与科技竞赛与国家奖学金评选,近五年在省级以上专业赛事中取得显著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