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艺术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立足现代设计教育前沿,以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该专业下设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与景观环境艺术设计两大核心方向,通过跨学科课程体系和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具备空间设计、工程管理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专业依托国家级艺术基金项目和乡村振兴实践平台,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路径。
专业方向与培养目标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细分方向聚焦社会需求:
-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方向培养掌握室内装饰工程运作程序和施工技术的实践型人才,强调从方案设计到施工管理的全流程能力,核心课程包括施工组织与管理和居住空间设计。
- 景观环境艺术设计方向侧重景观规划设计与植物配置应用,通过工程测绘制图和景观环境设施设计等课程,培养学生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性设计思维。两方向均以艺术设计概论和中外建筑简史为基础,强化历史文化素养与创新意识。
课程体系与教学特色
专业课程采用"基础+模块+项目"的三维结构:
- 设计基础课程:包含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及空间设计基础,着重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与空间感知。
- 核心技能课程:如效果图表现技法运用手绘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结合,施工组织与管理融入BIM技术教学,确保学生掌握行业前沿工具。
- 跨学科拓展课程:设计思维拓展课程引入行为心理学与可持续设计理念,装饰材料与预算则整合工程经济知识,培养复合能力。
实践教学与创新平台
专业构建"校地企"协同育人生态:
- 校内设置装配式房屋设计实验室和材料工艺实训室,支撑《居住空间设计》等课程的实物模型制作。
- 校外与大连辛寨子街道等共建乡村振兴实践基地,2023年实践周组织学生完成集食坊生活购物中心改造项目,实现设计方案向实体空间的转化。
- 毕业设计强调社会服务价值,如2022届作品《基于老年人归属感的居家养老空间设计》将适老化设计与情感关怀结合,获行业专家高度评价。
教学资源与学术支撑
学院配备双师型教师团队,其中多人主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如《贝雕艺术与传承创新》为传统工艺注入现代设计语言。教学场景涵盖大连南山风情街历史建筑改造等真实项目,学生在《复合型民宿空间设计》中运用地域文化元素,作品被绿发集团等企业采用。数字资源方面,建有虚拟现实设计实验室,用于景观方案的沉浸式体验与交互优化。
职业发展与行业衔接
毕业生在室内设计院、景观工程公司等领域表现突出,近三年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职业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程:
- 职业认证体系:课程对接室内设计师(CIDA)、景观设计师(CLARB)等职业标准。
- 创新创业孵化:依托"衍·艺"设计工坊培育学生团队,2024年文创作品《齐乐龙龙》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并实现产品转化。
- 终身学习机制:通过校友企业联盟提供在职深造机会,优秀毕业生可参与学院与意大利米兰理工等院校的联合培养项目。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