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法学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资源,形成了本硕贯通、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培养体系。作为山东省应用型特色名校重点支持专业,该学科注重法律实务能力与学术研究能力的双向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国际交流等多元路径,为学生提供多维发展空间。其学科布局覆盖法学理论、宪法与行政法、经济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等方向,并与地方立法、社会治理紧密结合,展现了鲜明的区域服务特色。
学科建设与研究方向
法学学科以一级学科硕士点为核心,下设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四个研究方向。其中,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结合山东省生态治理需求,成为特色领域;经济法方向则聚焦企业法律实务与区域经济政策研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分为民商法律实务、刑事司法实务、法治政府建设等方向,注重案例教学和模拟法庭训练,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资力量与科研实力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9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0人,博士占比达47%。高层次人才包括“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山东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等。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13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出版专著20余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科研平台如山东省司法厅政府立法研究服务基地、淄博市地方立法研究基地,为学科发展提供实践支撑。
培养模式与实务衔接
法学专业推行“学校—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模式,与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共建盈科国际律师学院,开设律师学、国际商法等特色方向课程。实践环节包括:
- 法律诊所:学生参与真实案件咨询与文书撰写;
- 模拟法庭:覆盖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法实训;
- 校外基地实习:与40余家法院、检察院、律所建立合作。
这一模式使毕业生司法考试通过率显著提升,近五年平均就业率达85%以上。
国际化与区域服务
学院与美国布鲁克林法学院、新西兰怀卡托大学等共建“一带一路”商法研究所,开展师生互访与联合研究。2023年成立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聚焦国际商法、跨境争议解决等领域。同时,学科深度服务地方发展,承担淄博市地方立法项目,参与山东省生态文化软科学研究,将学术成果转化为社会治理政策建议。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