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机场运行服务与管理专业是江苏省专科院校中排名前三的特色专业,作为交通运输大类中的航空运输类学科,该专业以三年制专科培养模式为核心,聚焦机场运行指挥与地面服务保障领域。依托学院航空类院校的行业背景,该专业通过"理论+实训"双轨制教学,构建了覆盖机场运营全链条的知识体系,致力于培养掌握航班信息处置、机坪运行管理、应急救援等核心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居行业前列。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明确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导向,重点强化学生的航空器地面作业流程操作能力与机场资源分配管理思维。通过引入《航空法》《机场安全管理》等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可系统掌握民航安全生产规范;而《机场运行指挥》《机坪运行管理》等核心课程则着重培养航班保障协调与不停航施工监管等岗位实操能力。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既能胜任机场值机柜台分配、行李转盘监控等基础工作,也能参与应急救援指挥等复杂任务。
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设计,形成"基础理论-核心技能-综合实训"的三层架构。专业基础课涵盖航空气象观测与航行情报分析等民航通用知识,专业核心课则聚焦《机场营运管理》《候机楼管理》等场景化课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实训体系:校内建有民航计算机订座系统、离港系统操作平台等数字化实训室,并与白云机场等企业合作开展岗位实习,确保学生掌握航班进程图表制作、滑行许可指令发布等22项职业能力。
该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通道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就业方向包括机场运行指挥员、机坪管制协调员等岗位,职业晋升路径清晰:从初级资源分配员到高级应急救援指挥员共设5个职级。据2025年数据显示,学生毕业时可考取机场运行指挥员职业资格证书,部分优秀毕业生通过"3+2"专本衔接进入交通运输本科专业深造。近三年该专业在长三角地区中小机场的就业占比达68%,岗位对口率超92%。
相较于同类院校,该专业的核心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依托江苏省航空职教集团的行业资源,与南京禄口机场等建立定向培养机制;二是构建了"双师型"教师团队,80%专业教师具有民航企业任职经历;三是开发了机场运行管理虚拟仿真系统,实现航空器推演、跑道入侵预警等20余个高危场景的数字化实训。这些特色使该专业在2025年江苏省高职院校专业评估中,实践教学指标得分位列航空运输类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