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于2015年开设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是河南省较早培养医疗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特色专业。该专业依托医学院校资源优势,聚焦医疗卫生机构对病案管理、数据统计、信息系统维护等岗位需求,构建了医学+管理+计算机的交叉学科体系。通过岗课赛证融通工程和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路径。
专业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采用分阶段能力培养架构。第一阶段通过临床医学概论和医院管理学夯实医学与管理基础;第二阶段依托Python程序设计和云计算技术与大数据课程构建数据处理能力;第三阶段在医院信息科开展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实训,由三甲医院中级职称以上医师直接指导病案编码实践。这种分层递进式培养体系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操脱节的痛点。
课程体系突显医学信息化特色,设置三大模块:基础医学模块包含疾病分类学与病案与统计;信息技术模块覆盖Javascript交互式开发与信息安全技术;交叉应用模块则包含智慧健康系统应用和医疗大数据可视化。教学过程中引入医院真实案例库,例如在数据采集与网络爬虫课程中,学生需完成疾控中心传染病监测数据的清洗与分析,训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构建了双场景联动机制。校内建成数字化医院模拟实验室,配备高性能服务器和多媒体实训系统,可进行DRGs分组模拟、ICD-11编码训练等;校外与河南省人民医院等建立产学研基地,安排学生在信息科轮岗实习6个月。特别在疾病分类学课程中,采用"课堂讲授+医院跟岗+技能竞赛"三位一体模式,近三年学生在全国病案技能大赛中获奖率达43%。
师资团队形成双师双能型结构,26人专任教师中双师比例65%,包含省级骨干教师吉耀莉领衔的教学团队。该团队开发了模块化活页式教材,将医院信息科工作手册转化为实训项目。企业工程师定期参与医院信息学课程设计,将HIS系统运维标准融入课程标准。教师团队累计获得15项地厅级科研项目,发表2篇医疗信息化核心论文,形成教研互促的良性循环。
就业体系呈现多元通道特征。毕业生可在三甲医院从事病案质控,在医保局负责DRGs数据分析,在医疗IT企业参与医院信息系统开发。首届毕业生就业率100%,38%进入三级医院信息科,22%入职东软、卫宁健康等上市企业。专业打通专升本立交桥,可对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本科专业,近三年升学率达27%。这种就业+升学+创业的立体发展路径,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类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