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外语职业学院的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立足航空产业需求,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核心,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体系,为航空维修领域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该专业依托交通运输学院的特色教学资源,形成了以“岗课赛证”融合为特色的培养模式,并建立了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操作的全链条支持。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强调学生需掌握航空机电设备维修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思维的技术型人才。课程设置覆盖航空器结构、动力装置、电气系统等核心领域,例如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原理等理论课程,同时注重英语能力的提升,以适应国际化航空维修标准。学生还需具备航空材料管理和企业资料管理的综合素养,确保其在复杂工作场景中的适应能力。
核心课程体系分为理论模块与实践模块。理论部分包括:
- 机械工程基础与电子技术基础,构建学生对航空器机械与电气系统的认知;
- 航空电气与仪表、飞机结构与系统等专业课程,深化对飞机各系统的原理掌握;
- 专业英语课程,强化国际技术文档阅读与沟通能力。实践环节则通过飞机结构检修、铆接与钣金实训等操作项目,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钳工实习中熟悉工具使用,在拆装实训中掌握部件维修流程。
实践教学是该专业的突出亮点。校内建有航空模拟机舱实训室、机械工程实训基地等设施,模拟真实维修场景;校外则与宁夏河东国际机场、首航通飞航空技术集团等企业合作,安排学生参与岗前实习,接触实际维修任务。这种“校企双元”培养模式使学生能直接参与航空器维修保养和部件更换,积累一线经验。
就业方向上,毕业生主要面向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领域,涵盖机务维修、飞机制造、航空部件维修等岗位。合作企业如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兰州长城建国饭店等提供实习就业一体化通道,部分学生通过“入校有编”的校企合作班实现就业无缝衔接。数据显示,该专业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高位,职业资格证书(如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的考取进一步增强了竞争力。
专业特色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懂外语的专业人才”定位,通过英语课程与国际化实训,满足航空维修行业对外语能力的需求;二是“岗课赛证”融合,将职业标准、技能竞赛与课程内容结合,例如参与1+X空中乘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此外,学院还通过省级技能大赛获奖经历,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形成差异化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