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职业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其航海技术专业凭借深厚的办学底蕴和特色化培养模式,成为该校重点建设的国家级高水平专业。该专业紧密对接海洋强国战略,融合现代航运业发展需求,形成了产教深度融合的育人体系,为行业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
在专业定位上,航海技术属于教育部"双高计划"核心专业,通过国家海事局质量体系认证,并与威海市升安海运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专业依托航海模拟器实训中心、自动化机舱实训中心等价值近亿元的实训设备,构建了"教学实训化、实训生产化"的理实一体化培养模式。学生可参与国际海员培训,考取甲类适任证书,具备全球航线任职资质。
课程体系突出岗位能力导向,核心课程包含:
- 航海学(涵盖天文定位、电子海图等模块)
- 船舶操纵与避碰(含模拟器实操训练)
- 船舶结构与货运(货物积载与稳性计算)
- GMDSS综合业务(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操作)
- 航海气象观测与分析(台风路径预测等实用技能)
培养路径呈现双轨并行特征:普通方向通过"三副-二副-大副-船长"职业晋升通道,毕业生8-10年可成长为远洋船长;定向军士生方向与武警部队联合培养,实行半军事化管理,2024年山东省招生计划达80人,要求水面舰艇体检合格且仅限男生报考。两类培养均注重英语应用能力,专业英语课程占比超过30%。
就业市场呈现"海陆并举"格局:
- 海上方向:签约中远海运等企业,三副起薪约1.5万元/月
- 陆地方向:可从事海事监督(需考公务员)、船舶调度(航运公司管理岗)
- 特殊通道:定向军士生入伍后享受士官待遇,2023年山东录取最低分399
该专业毕业生适任证书考试通过率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前三,校企合作企业提供订单培养与岗前培训,实现从校园到甲板的无缝衔接。随着智能船舶和绿色航运发展,专业新增电子海图信息系统(ECDIS)、新能源船舶技术等前沿课程,持续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的适配度。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