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依托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和深度产教融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拥有省级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教学资源库,并与商汤科技等龙头企业建立实训基地。通过理论教学、实践创新、校企协同的三维培养模式,学生可掌握从数据采集到智能系统开发的完整技术链条,为区域人工智能产业输送紧缺人才。
专业定位与就业方向
该专业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培养方向涵盖数据采集工程师、计算机视觉应用开发工程师等岗位。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智能系统开发、运维及技术支持领域,近三年就业率稳定在99%以上。专业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高度匹配,例如计算机视觉应用开发被列为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方向,学生可通过考取行业认证提升就业竞争力。2023年招生数据显示,物理类专科批招生29人,学费为6000元/年。
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培养
专业课程采用“基础+进阶+实战”三级架构:
- 编程基础层:包括人工智能Python编程、数据结构与算法,夯实算法设计与数据处理能力;
- 技术应用层:开设网络爬虫与数据收集、Python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强化数据全流程处理技能;
- 行业实战层:通过深度学习技术与应用、人工智能综合案例分析等课程,结合企业真实项目开展实训。
创新性地引入AIGC人工智能创作课程模块,指导学生运用AI工具完成文案生成、数字人直播等商业场景应用,培养跨领域创新能力。
校企合作与竞赛成果
专业与阿里巴巴大数据学院、同济大学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定期组织教师赴企业开展技术交流。2024年与人工智能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基地,推动计算机视觉、智能系统测试等方向的技术转化。学生团队在国家级赛事中表现突出:
- 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 摘得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创新大赛一等奖
- 工业经济应用创新职业技能大赛夺冠
升学拓展与职业发展
学校构建了“专科—本科”贯通培养通道,2025年计划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院校。近三年917名毕业生选择升学深造,部分学生通过福州市人民政府与同济大学合作项目进入更高学历阶段。职业发展路径呈现多元化:
- 技术晋升:从数据标注员进阶为算法工程师
- 管理转型:智能系统测试工程师转向项目经理
- 跨界融合:结合电商、金融等行业拓展AI应用场景
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学校“五年升本”战略推进,专业将加强多模态大模型、工业AI等前沿方向研究。目前已启动数字孪生、智能物联网等新课程开发,并计划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技术合作。持续深化1+X证书与岗位标准衔接,预计2026年新增AIGC应用开发等3个职业技能认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