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该专业依托学院财经学科部的平台资源,通过模块化课程设置和多元化实践环节,致力于培养具备系统性管理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下文将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力量及就业前景等方面展开分析。
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
工商管理专业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育人导向,聚焦经济全球化和技术创新背景下的管理需求。学生需掌握经济、法律、企业管理等领域的核心知识,强化数理分析和决策能力,以适应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的经营管理工作。例如,毕业生需具备解决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配置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ERP沙盘模拟等课程提升实战技能。
课程体系与核心模块
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基础理论、专业核心与实践拓展三大模块:
- 基础理论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等,夯实学生对经济规律和管理框架的认知。
- 专业核心课程:涵盖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学、供应链管理等,注重培养市场分析与运营优化能力。
- 实践与创新课程:通过质量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创新创业管理等课程,结合学科竞赛和实习基地资源,强化学生的实操经验。近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职业规划大赛中屡获佳绩,印证了教学成果。
师资力量与教学模式
学院构建了“专兼职教师+行业专家”的复合型师资队伍,专任教师781人中包括教学名师和行业资深从业者。教学模式上推行小班化授课和导师制,例如在ERP理论与实务课程中,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和企业项目协作,帮助学生理解数字化管理的实际应用。此外,学院与113家校外企业建立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促进产学融合。
就业前景与毕业生发展
毕业生主要流向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领域,从事生产运营、财务管理、市场策划等工作。根据2024年数据,学院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位居全省独立学院前列,部分学生通过考研或公务员考试进入更高发展平台。值得注意的是,专业课程中融入的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支持,例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和直播电商大赛等平台助力学生实践。
特色优势与未来展望
该专业的差异化竞争力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模块化专业集群,依托学院“管理学科专业模块”,与机械、电子信息等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二是政校行企协同育人,通过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和课程思政改革,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行业适应力。未来,学院计划深化产教融合与国际化合作,进一步优化以数字管理和绿色经济为导向的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