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该校重点建设的专科层次专业,学制三年,聚焦培养精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技能人才。该专业以能源电力建设工程和工业及民用建筑工程为双核心方向,课程体系覆盖工程识图、施工技术、成本控制等领域,就业面向建筑施工、电力基建、房地产开发等多元化行业。依托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模式,学生可掌握BIM技术、装配式建筑等前沿技能,职业发展路径清晰。
课程体系:产教融合与行业需求深度对接
专业课程设置突出实践导向,构建了从基础到应用的全链条知识体系:
- 主干课程:包括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技术、BIM软件应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等,注重电力基建与民用建筑双领域技能培养;
- 特色模块:增设能源建设工程、建筑节能技术等课程,强化与电力行业关联性;
- 职业证书衔接:学生需考取施工员、BIM等级证书等职业资格,实现“课证融通”。
师资团队:双师型结构支撑教学创新
教学团队由9名专任教师组成,其中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5人,硕士以上学历占比77.8%,博士1人。团队兼具学术深度与工程经验:
- 企业背景:5名教师具有企业工作经历,能精准对接行业技术需求;
- 教学成果:获广西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出版“十四五”规划教材2本,科研成果涵盖30余篇论文及20余项专利;
- 实训指导:通过装配式建筑实训室、施工测量实训等场景化教学提升学生实操能力。
实践教学:校企协同培养应用能力
专业通过“五阶段”培养模式(见习→基础技能→核心技能→强化训练→顶岗实习)实现能力递进:
- 校内实训:依托28个实训室及自治区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开展电工技术、施工模拟等训练;
- 企业联动:与广西建工集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等30余家企业合作,提供水电站实习、施工现场指导等实战机会;
- 竞赛赋能:学生团队获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第三名,以赛促学成效显著。
就业前景:行业适配与职业发展双通道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建筑施工企业、电力建设单位、工程咨询公司等领域,岗位涵盖:
- 技术岗位:施工员、预算员、安全员;
- 管理岗位:项目经理、技术经理;
- 拓展路径:可升读本科或自主创业,部分学生通过“宝鹰特色班”实现“零距离上岗”。近三年就业率稳定,行业认可度高。
该专业通过“建筑+电力”特色定位、“教学-实训-竞赛-就业”闭环体系,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为区域建筑行业输送了大量兼具传统施工技能与新能源基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